锁一个乌克兰的美女回家?
战争,只对某些人是浪漫的,比如要立千秋功业的亚历山大和凯撒,比如二战前闲居无聊的巴顿、比如发战争财一度要统治半个欧洲的华伦斯坦,比如要搞掉瑞典的查理弄到入海口不惜让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彼得一世。
然而在社交网络,对于某些中国人,也是浪漫的。
乌克兰燃起战火,相当多中国人在网上大谈接收乌克兰美女。
有人说:乌克兰男性将伤亡惨重,那将剩下许多女人,我脱单有望了。
有人说:本人出于人道主义原则,自愿收入一两名乌克兰女性,要求相貌端庄,皮肤白皙。
在某大学校园群,点开就是“接纳18岁以下无性经验的乌克兰美女”
微博也是一片沸然:
那些对乌克兰美女流口水的,用脑瓜子想一想,能不能轮到你。乌克兰总人口不过四千多万,女性总人口不过两千多万,全部加起来还比不上我国的性别缺口。
也就是说,不知不觉中我国缺失了一整个乌克兰那么多的女性。
那事儿关注度上百亿了吧?结果呢?本国的女人你都保护不了。别人看得上你?
假如日本侵华的时候,外国人笑嘻嘻的说收留无家可归的中国姑娘,你会是什么心情?
说起日本侵华,1937-1945年,中国死于抗日战争者1800万人,其中85%,是平民。而战争造成的中华伤病者,累计1600万人次。
战争是可怕的,不受控制的怪物,战争本身会摧毁一切。
仅河南一地,因为花园口决堤事件,就有32万人死亡;1942年大饥荒,又有300万人死去。
和平年代的我们,听说陈世峰刺江歌十几刀,已觉触目惊心。看到这种数字,是否觉得窒息呢?
这就是他妈的战争。
长久的和平和抗日神剧的洗脑,容易让人打仗当成游戏。八百里外一枪崩掉鬼子,造坦克,造飞机,一按鼠标灰飞烟灭。谁不觉得过瘾?
但是,真正的战争里头,日本鬼子的命是用八比一的中国人的命换掉的。坦克里头有人,飞机里头也有人,那些人可能是你的儿子,可能是你的兄弟,也可能是你。被炸成黑乎乎一团,或者肠子流了一地。
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一个十九岁的男孩,去到陌生的国家,听着长官的指令,把枪指向那些陌生的面孔。
男人咆哮,女人哭喊,孩子吓得跑开,他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在那同时,他曾经最信任的人正在他怀里慢慢死去。他看到手上的鲜血,有战友的,有敌人的。
因为一个偶然的镜头,他成了英雄,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伴随他一生,他无时无刻都会回想起战争的恐惧与战栗。
村上春树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他的父亲的故事。
在村上还在读小学时,他的父亲向他描述过一位被斩首前临死不惧的中国战俘,绘声绘色的描述当年自己的杀伐决断。
村上说,他无法想象那个民族受的苦难,因此和父亲关系疏远,曾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面。
共情远方的苦难,是创造文明的智人才会有的东西。
有人不承认文明的存在,说文明与野蛮都是相对的。
买个媳妇囚禁起来,生八个孩子。在作家嘴里,不买媳妇,这个村子就消亡了。这是相对的文明吗?
农村常有土地纠纷,有的地方是用古老的群体械斗的方式来解决,这不是野蛮吗?
在一国的政权更迭上,是用死伤无数、血流成河的方式来实现,还是用人们认可的程序与选举的方式来实现,这中间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有疑义吗?
在国际上,用不断的战争征伐的方式来解决争端,与用建立国际组织、订立国际条约、谈判妥协的方式解决争端,这中间文明与野蛮没有区别吗?
有些人说背后都是大国博弈,这我并不否认。
在人类诞生之初,大家都是地球的球民,,是没有国家或者任何团体属性的。此时的人是生而自由的。慢慢的,个体之间由于各种需求产生了关系,组成了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团体。在不同的时期,团体有着不同的名字和组成方式。比如现在最常见的“国家”和“宗教”,或许每个时期,团体中的个体都认为自己的组成方式,是人类的最终结果。可事实证明,并不一定是。历史上各国的独立,就是做好的例子。
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不存在需求,不相干的人是否会组成团体?如果需求不同,又是否会组成团体。
需求是团体产生的根本原因,不论是国家也好,国家机关也罢。都遵循团体这个规律。所谓大国之间的竞争,并不是组成团体的个体首先需要考虑的需求。在他之前,还有温饱,自由,尊严,和平和生命。
无论背后是着多么复杂的利益,和多么诡谲的图谋。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余的。为战争击缶而歌的人,都是可耻的。
在911过去很多年后,又和一位朋友无意聊起。
他说:事发时自己28岁,正在卧室睡得半酣。父亲忽然在客厅里叫出来看电视。他跑出来,看到电视里的画面,第一个内心反应是:天啊那里面的人怎么办呢?
我听了很感触,说你大几岁就是大几岁,我当时只想着直捣美帝黄龙。
我们花了很多很多年,经历了许多岁月,读了许多的书,见了许多死亡,才开始学会了第一时间去想一个问题:
那里面的人,该怎么办呢?
有时候,这甚至是唯一重要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MORE | 精彩回顾—
看更多人物志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夜听锵锵
愿每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都有处可栖。我是圈儿,谢谢你的阅读。